#微冷 都給你簽就好了──一個人簽完的《波茨坦宣言》
1945年7月17日美蘇英三國在德國波茨坦召開波茨坦會議,會議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在7月26日發表的《波茨坦宣言》。重點在於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宣言》有十多條,其中包含了一些日後對日本的戰後處理。
這份宣言是以美中英三國的身分發表,因為當時蘇聯尚未對日宣戰,所以沒有簽署。在8月8日對日宣戰以後,才再補簽。
雖然說有三個國家共同簽署發表,不過稍微想一下,就會意識到,其實沒有飛到德國參加波次坦會議的中國應該難以簽署。
看原始檔案文件末處的簽名,就能發現三個斜體字簽名有著高度近似的斜率。這是巧合嗎?
最上面的Harry S. Truman是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全名。第二個簽名的是英國首相Winston Churchill,有趣的是,下面還多了一行By H.S.T。H.S.T跟Harry S. Truman,是巧合嗎?不,我不這麼認為!保守黨在1945年7月初的英國大選失利,當時邱吉爾趕回國內處理交接,因此無法親自簽名,在邱吉爾的同意下由杜魯門代簽。
至於第三個簽名,President of China連名字都沒有,如果是蔣中正簽的話,理應除了身分以外也會寫下自己的名字。而且,下面的By Wire更是直接昭示,是透過電報簽署,不是親簽。(代簽的杜魯門八成也寫不出蔣中正的名字)
事實上,中國的簽署是在看過三國擬完的草稿以後,由蔣中正透過電報同意。
另外提一件事:有些說法會認為蘇聯很狡猾的在美國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才對日宣戰,撿現成的便宜,不過,蘇聯其實是因為在雅爾達會議中同意:在擊敗德國以後的三個月內加入對日作戰。蘇聯只是千拖萬拖,拖到最後一刻,才在德國投降三個月將屆滿的最後一刻對日宣戰。